最近看鲁迅的杂文集《坟》的时候发现一篇有趣的文章叫做《我之节烈观》,非常符合前一阵被炒得火热的metoo运动。《坟》可以说是鲁迅杂文集中最经典的一本了,很多名篇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等等都出自于此。透过这篇《我之节烈观》,我们大抵可以窥测一下100年前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与今天对比,竟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篇文章批判的是当时社会上一股“表彰节烈”的风气。鲁迅对这种现象的描述为:

“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可是文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了。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这种风气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固然荒唐迂腐,但当时中国女性既没有文化,又没有经济独立,一切行为准则都须由男人来定义,产生这种现象也属于正常。不料时至今日忽然又站出一批“失节”女性控诉曾骚扰过自己的男性前辈,让人惊觉原来2018年的社会舆论依旧充斥着“表彰节烈”的风气,作为受害者的女性仍然得不到支持,以至于她们要么含冤自尽,要么忍辱负重直到metoo之火已呈燎原之势才敢发声。

61dc7cab79bf1e8_w500_h500

鲁迅描述当时的舆论:

“社会的公意,向来以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男子虽然诱惑了女人,却不负责任。譬如甲男引诱乙女,乙女不允,便是贞节,死了,便是烈;甲男并无恶名,社会可算淳古。倘若乙女允了,便是失节;甲男也无恶名,可是世风被乙女败坏了!”

这和今天东窗事发后被告者纷纷跳出来控诉女方生性放荡是何其相似,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站了出来,还要被泼一盆污水。

这一切事件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男女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而改变这种不均只能靠女性自己的奋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女性要争取经济独立,就需要一种“无赖精神”:

“有人说这事情太陈腐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太卑鄙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经济制度就要改变了,用不着再操心,也仍然答道要经济权”。

这话放在各行各业中其实也都通用。如果有一天女导演和男导演一样多了,女教授和男教授一样多了,男人的不轨之心自然就收敛了,或许站出来的反而是被成熟女导演骚扰的刚出道的小鲜肉。

最近《中国新说唱》中,一名男选手在1v1对战环节选择了一名实力较弱的女选手作对手,并在女选手表达自己实力差不想比了之后仍然火力全开,结果遭到在场几位明星评委的反感,觉得该男子没有风度。我看到这里便觉得评委们仍然在“表彰节烈”。如果想要照顾女选手,何不像奥运会那样男女分开比赛?既然放在一起比赛,那自然就是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又谈何风度?如果反过来是男选手说不想比了,那必定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怂货”,“没种”。可见处于弱势的女性有时也会因此获得一些微小的利益,譬如舆论的同情。再举个栗子,倘若你对一个女人喊“丑逼”,她必定暴跳如雷骂你直男癌,但你若是喊“美女”,她则立刻笑脸相迎。两种说法归根结底都还是在以貌取人物化女性,但“美女”从中满足了虚荣心,也就不在乎自己是人是物了。如果有一天男女平权,那这部分利益也就没了,一些人贪图这点利益,妄图权与利都得,结果变成了“女权癌”,却还自以为是思想进步人士。

现在还有一些公众号在营造另一种危险的舆论。譬如最近转发量超过10万的题为《可怜的中国女性,是不是终其一生都要和“耻感”对抗》的文章,通篇都在列举骚扰者的罪名和丑恶嘴脸,并且呼吁女性意识到“错的不是你”。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在吃人血馒头,先是讲这个世界有多么危险,坏人有多么丑恶,然后说但是没关系,虽然我也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应该怎么对抗这些坏人,但你一定要勇敢啊!截截图打打鸡血轻松赚取了10万网友的共鸣。面对这种纯粹煽动性的文章我一般是比较谨慎的,一不留神就助长了网络暴力,还油然而生一股虚伪的正义感。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临近结尾处加了一句“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换言之,鲁迅呼吁女性争取权利,是在制度框架下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程序正义”。譬如大学教授骚扰女学生,骚扰至何种程度,受到怎样的惩罚,是要有明文规定的,决轮不到民意来进行审判。如果言语侮辱换来一句无脑的“畜生去死”,强奸也换来一句“畜生去死”,那恐怕人人都要争相变成强奸犯了。更严重者,被挂科的女学渣大可以控诉教授性骚扰,在微博上哭一哭,未等执法部门来调查,教授就先淹死在唾沫里了。倘若这种情况不幸真的发生,那每一个转发者岂不都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如果吃瓜群众们只满足于骂一骂人,做一做键盘侠,指望有人替她们争取这“天经地义”的权利,轮到自己时依旧以弱者自居,那她们肯定无法实现,也不配享受平权。实现男女平权必定是个漫长的过程,愿有志的女性能够自己坚强独立起来,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以性别评价人,投身于自己向往的事业,并推动法律层面上的进步,同时也用坚强独立的理念教育下一代,在被喊“美女”时愤而扇对方一个大嘴巴,这样长此以往才算是有实现的希望。

毕竟我也想不被鄙视地做一个家庭主夫。